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信斋复见示高阳忠定公高节书院图别后敬题却寄甲辰 清 · 何绍基
 出处: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一
高阳城西王氏里,鲁连先生遗墓址。
高节高于万仞山,照见清河东去水。
讲堂初启王孝廉,户册旋题邹学使
惟公作诗有微尚,乾坤纷难閒身倚(公作高节书院诗云:「乾坤纷难属閒身。」)
更将烟墨写图障,山崇崇兮水瀰瀰。
怪石干云正气深,乔松映壑清风起。
想当摇笔烟雨寒,呼之欲出神盘桓。
一腔忠义凭濡染,百世英灵此郁蟠。
惟公幼负经时志,拒马飞狐入游记。
启沃无惭日讲筵,重关早折枢臣议。
自请督师有几人,立营开屯为久计。
再起再蹶非睿谟,太息长城为谁弃。
半世登坛报国劳,馀生阖室捐躯易。
捐躯蹈海何难哉,羲轮誓与挥戈回。
成功垂败知关数,高节同心苦费才。
谢侯北游得此幅,令我点墨生馀哀。
便拟芒鞋向山院,寻碑去埽荒莓菭。
大招更问太师里,公乎不朽魂归来。
魂兮归来世非昔,海野荡荡天容开。
寒潮自撼田横镇(亦在高阳。),落日还明郭隗
决定信斋不遇 其一 南宋 · 释居简
七言绝句 押灰韵
不二门高八字开,寥寥不见一人来。
从门入者居门外,却笑时人点额回。
决定信斋不遇 其二 南宋 · 释居简
七言绝句 押萧韵
不将柔橹钉桩摇,等视安流与怒潮。
若谓他家本无事,须知滴水也难消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拜覆学录尊契丈。
自蒙饯别江滨后,欲以书求教,闻归长溪矣。
春间勉斋先生又失一见,中心菀结,未易名状。
勉斋先生晚年得闲,《通释》一书,尽写圣贤心术之微,读者如客得归。
《孝经本旨》切于世教。
二书皆可锓板以惠学者,它日某所愿为。
武伯本,某已传得丧、祭二礼,丧礼已毕,祭礼更须入注疏,俟它日抄录以广其传。
先生永已,孰不痛心,赖有深友以永其脉。
季秋会葬,庶图面侍以写心曲。
陈丈不敢拜状呼名,引诚为荷,亟此驰谢谦辱,言不尽意,唯为道保重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二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拜覆。
自高峰一别又两月馀,其时匆匆,莫尽求教之诚,及到官多事,欲专人请益,亦且不敏,愧负初心,中夜太息。
昨领赐书,偕以丧、祭礼序文,正容立诵,不胜降叹,先生之意,可以无憾矣。
《通释》方将版刻。
此书尤不可缓,振病一事稍暇,当以次施行。
又滩险,恶少多薄人于昏夜,杀夺其贿,常年于冬杪必甚。
方此讲明法令,追治在有司者,凡此皆民蠹之大者,以此觉益少空隙。
陈丞至,又领书示喻,敢不寘念。
才短事殷,欲言千万。
闻同赵丈旦夕一来,果尔,岂非至幸!
禀谢稽缓,仍不端细,大罪,馀乞倍加保啬,以昌斯文。
不备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三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二月十七日具位陈某再拜,献书于省元先辈座前。
愚陋鄙钝,自羁非成童承先人之训,读书业儒,不敢背先圣之道。
及长,浮沉闾里,不能卓然自立,以师当世大儒,迨今未尝不以为恨。
闻文公先生高第有知府司门黄先生者,慕用久矣,十载差他。
去岁之冬,始得拜于考亭书堂,又闻登二先生之门,问学深精,有杨其姓者,服膺拳拳。
适饯司门先生安庆,邂逅石󱧻,获观端肃之容,听礼义之诲,从诸生后以接从容,可谓幸会。
岂图谦眷,宠遗长笺,褒拂过情,期待太厚,有敌已下,所不敢当者,况如之愚陋鄙钝者乎!
虽君子乐道人之善,然爱而知其恶,君子之所尚尚。
自今以始,学不加进,行不加修,执事不得不任其责。
既以此谢厚贶,复有望焉,伏惟垂念,幸甚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四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重九日某顿首拜覆学录尊契丈。
即日秋清,恭惟尊候动止万福。
某两蒙赐书,并示教《中庸口义》,精密著明,不胜感伏。
已传诸友,开发不少。
《家礼本末》可入后序,《祭礼》若得尊契丈自来春一力删脩,使黄先生本意坦然明白,惠学者多矣。
大纲既得,只是日课不懈,久自成书。
乡中所刻《通释》,当时苏教惮于多费,若他时刻全书尤佳。
但后生有志者,只据今本互读,亦自足矣。
大抵读者少,亦是难得,有常人拨剔他事,刻心立志。
若泛泛应酬工夫作辍,诚是可畏。
某正坐此患,缘一家内外之事,皆丛于一身,又有索书之债,日不暇给。
加以大字尤拙,索者无虚日,艺成而下,古训可畏。
侄均在大中著迷,恐未有高见容易之讥,尚望教诲。
祠堂及四字勉承尊命,今后乞免以见委乃
敢冀为道保重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五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拜覆。
杨安叟及便中领所赐书,感怿殊甚。
即日久雨徯晴,伏惟尊候动止万福。
礼书》成编,告之先生祠下,祝文典实,读之怆然,跋语合在后与图式共作一册,今以在前,非是。
因书当告郑教,误字不能保,其无施刊脩可也。
学校得贤师友,士子之幸。
秦溪又欲屈顾致,得顾尉书言之,秋凉赴彼未晚。
延平事一切不敢问,盖既非我力,不必过虑,幸而有买田资足为久远之赖。
斯道不绝如线,全赖朋友讲究。
宽居仁行,最是得力。
《通释》益人处不可胜纪。
某愚顿,近方知义理,真是如美色可爱。
以老人多病,不得专心致志,不敢不勉,尚望诲饬。
黄六哥何时行?
俟潘丈来议所以区处,恐已行矣。
馀冀保重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六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拜覆某官。
便武连辱赐书,不减侍诲函丈之乐。
明明德之说,且令后生知得分明,坦然易行,若必深诚,又费注脚也。
即日初寒,恭惟尊候动止万福。
窃承暂归长溪山间,耳目专静,著述有功。
见所是正《仪礼解续》一策,与潘丈同窃叹服。
此非细心磨砻,积功不已,何由至此。
当寄南康刊脩,为学者惠不少。
某近得丐闲之报,再申去秋之请,盖因临漳迓人回公文,乞备申省,故得此月三日之命。
又守前说,此系前第三请矣,若至四五不已,恐欲知之。
李汝明尽心职业,陈漕明求士如弗及,入境必能搜访。
某亦愿以书及之,偶数时胸腹作楚,每作书必甚,以笔研几废造物,使终为不学之人赋此此疾,奈何,姑俟平复作书未晚也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五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九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杜门,罕值便武,两辱近翰并讲义。
文王、卫武立说精详,读之使人不能去手,兼以起祠堂建立之本义,可谓亲切。
仰叹学力之高,恨不能观礼求教,甚叹恨也!
赵尉之贤,乡评素定,况亲贤之久。
三年善政可爱,此上位所共知,若荐剡则非某所敢启齿,非有爱势不可也。
不贰过之说诚未是,一时谬见可以自警。
辞职之诲,敢不熟思。
祠禄乃求而得,与帖职不可同日语。
前辈颇以为重不轻受,况今方一辞,非至三不可也。
布谢稽缓,惭恐惭恐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六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九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斯道不绝如线,全赖朋友讲究,宽居仁行,最是得力。
近看得「仁」字粗透,原来全是在内用功,一毫向外不得。
故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反,一内一外,是以功效殊绝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七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昨拜书后,宁德李尉子过门,出示尊翰。
缘杜门少与人接,一书极易因循。
李兄果秀美可喜,执事之拳拳于后进如此,孰不敬仰。
昨如暂还里闬,即秋凉入州庠,今必已在州庠矣。
斯道不绝如线,赖有尊契丈三数君子续而张大之。
近有所得,无惜示教。
潘丈在此极安适,且有阅义理之乐,但国哀方新,痛彻肝肺,无意人世,不若速死之为愈。
无由面诉,临书流涕。
前书承喻秦溪偷儿之害,宪使过此,已及其细,度能防禁也。
缘此曲折未的,报谢稽缓,有罪。
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七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九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承教,不胜慰沃。
孝悌本其所以生,此亦是天地生物之心,人得之以为生之意,孝悌则其最先得者。
父在、父没皆可观人子之志行,恐不必疑。
「观人」二字,人即子也,子之孝不以父之存殁二其心,此则诚孝,非不得已而为者。
仁者,心之德,爱之理。
义者,心之制,事之宜。
「宜」字,理若不相当,而宜即义也,亦何偏枯之有?
凡此皆鄙见,未必见然。
辱下问,敢望指诲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八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(云云。)某昨拜书,正以不能尽胸臆为怅,兼闻秦溪顺风尤少,日俟入郛,因得以书质疑。
赵亲寄示近书,不胜喜跃。
敬审节过薄寒,伏惟尊候动止万福。
某颛愚自信,不闻长者之诲一年矣。
为仁工夫终易间断,欲易窒而忿难惩,圣人先后之序不可乱如此,可畏哉。
季秋以来,疾势大作,念祠廪犹为索长安,不若谢事,庶延残喘。
似取高蹇之誉,但不如此,则食息不安,他不暇恤耳。
先生之子弟在家者,无如六兄之贤,必常会聚。
自此却扫不切事,专心于经训,恐有足乐。
宪使严于治盗,正己率下,效固应尔。
伏冀保啬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九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衰病杜门,日仰德谊,无由承诲,第切拳拳。
老人辱流问,感荷,尊眷安问不辍。
圭得拜侍,幸望教诲。
某纳禄乃申军,乞备词申省,命下与不下,非小官所敢必,但词中有云「自九月不敢请待缺俸」,此即已纳禄矣,他不必更陈乞,诚如来喻。
潘丈归,附拜此状,宗使止此,善类昔共。
敢冀保啬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○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比辱赐书,教诲之意甚厚,如寘身诲席之侧,欣难量。
方欲访便风具报,忽大中赵亲人至,又领近翰。
且蒙轸记老亲生朝,宠以新诗,庆其七衮,词旨深厚,佩诵不胜铭
前承喻辞受之义,信乎无请之说为至当。
《程氏遗书》中有此条,富郑公以俸券纳有司,有司受之,程子谓受与纳皆非,只不请为是,某窃愿学焉。
至于韩集四疑,在注本中皆晓然,恐未见注本,建上有五百家注,字颇大,其中颇详无疑,今谩录出。
如「望舒乃月御」,谓闻叶声,误谓望舒霣也。
「不瞩治水航」谓李杜文章,如禹疏凿江峡,虽有迹可寻,而当时运量之功,则今皆不可得而睹矣。
「牛蹄殷」谓我岂无吹毛之剑血此牛蹄水令殷乎,言杀此龙也。
牛蹄,蹄涔,小水也。
《左氏》「左轮朱殷」注,血深也。
「众碎」恐是昔人「群碎」之语。
「付与宿已颁」,恐是韩公作《孟东野墓志》中「吾既挤而与之矣」,此语意亦同。
偶冗,不及检阅,或误未可知,姑答来问。
某少不能力学,蹉跎衰病,每念先生长者如此饥渴然。
林丈堂长不闻近况,今想安健,曾收书否?
潘丈旦夕遣人招屈来,万一春煖,尊契丈辱一顾,岂非至愿,不敢僭有请也。
令子二位皆在学中讲习,或在寺中,闻见益广,可喜。
某亲老望于门前凿一沼,为夏月风荷之须,渐已竣工,自此杜门不出矣。
读书目力向昏,且不耐劳,经史中取其格言要行,抄作大字,以便阅览,至于百家纷庞之说,束之高阁,徒乱人听。
以此知学者患在杂博,若专□于圣经贤传,何缘立身不正,释老固不必道也,只学问中颇有疵病。
二赵亲趣向笔力,皆益友,想常会晤。
占谢不能尽意,惟万万保啬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一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王子贤至,辱书,承教明德之说,不胜感怿。
方此与潘丈评议,思所以复命,黄兄至,又领近书,仰认眷厚,益愧不敏。
《仪礼通解》新旧书能过目者已少,况能一一是正其舛谬。
所示一册,与潘丈叹服不能休。
非志道笃、用心刚,何缘心细不倦如此,吾党有望。
某本无问学,怠惰不勇,日惧无成,宜走函丈以请诲药。
而亲老家人卧病者四旬,至今未能平和,虽有清闲之日,而造物者又撄其心,如前所云者。
信学问之难进,志虑之易分,中夜太息,盖以此也。
尊契丈从黄先生日久,精专不倦。
今学校不足以养贤,而吾党多知趋向,伊谁之力?
秋凉,或蒙迂顾至幸,是时当拜状以请也。
承俾书杨兄四箴,谨拜纳,亦疥数语于后,盖以执事之言为重,其浅陋无可道者
黄兄远来,且叙世契,立志颇坚,欲以「毋自欺」为斋名,某告以真侍郎名斋矣,今易以「不欺」,而赘述其意于后,更望改定,勿使见诮于朋友也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二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八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自去冬闻归秦溪,无由拜状。
某其时以老亲之疾,凡八阅月而后平和。
知已入郛,一书掣肘。
夏初,忽领尊翰,拜诵如待诲色,感愧矣交深。
即日大暑,恭惟天其文,尊候起居万福。
《祭礼》闻已入先儒格言,次第成书。
黄先生未遂之志,舍学录孰能当之?
甚盛!
颁赐注本《家礼》,精审详密,可以无憾,拜受感刻,如获至宝。
妄意《祭礼》书成,就乞赐一本却纳去。
顾书全本欲专人,以未知此书已可抄录与否,未敢率尔。
潘丈书中承秋凉许赐访,何幸之如,不敢请也。
赵三税院想频会晤。
舍侄均所著书已成,尚望教其不逮。
馀冀保啬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三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九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即日春晚,伏惟尊候动止万福。
某自承从者归秦溪,欲拜书无繇。
近知入郛,牵于多事,一书请教,顾为谦施所先,一再荐至,益重不敏,感愧莫喻。
某鄙钝之资,学问无寸进。
昨看《鸣道集》,唯程、张书多可佩诵,而识闇未足以知其奥。
大抵《四书》中所采足以受用,不暇旁求,特患不精专耳。
嘉福之行,非秋深不可,又未敢必。
朱先生集中与先公书乃戊戌年隆兴时,今作龚参,误也。
郑、刘、赵三书已送达。
某辞职已久,今不当又拈起,极荷爱念,为之深虑,此亦不得已而寄之公帑,他无策也。
潘丈日颙俟其来,旦夕必到。
禀报稽缓,有罪。
惟为道保重,不宣。
信斋杨学录复书(一四) 南宋 · 陈宓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九、《复斋集》卷一三
某拜覆学录尊契丈坐前。
即日中夏楚节,久雨暂止,伏惟造道益深,神明左右,尊候动止万福。
某比尝拜状,亦节节恭领赐问之宠,不胜感愧。
先生祠堂成,某恨以病躯不能尾诸友后,少伸弟子之敬,愧无以喻,承诲极感。
某比有书与郑亲,道此曲折以详,亦托以转达左右,因见幸取看。
祠堂拙字已纳黄兄处。
昨所传江都礼,今附陈戊拜纳,此间无他本可校,万一得暇,因乞是正,以惠学者,亦一幸也。
某所寄潘丈二百券,潘丈带以自随,今亦附陈戊去,寄在郑亲处置田也。
赵季仁必能增益之,亦尝收其书否?
某前书尝及「颜子不贰过」说,此书不知曾到未。
他容续布,不宣。